軌道交通產業是成都確定的五大突出發展產業之一。根據《成都制造2025規劃》,到2025年,成都軌道交通的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昨日,記者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一場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媒體集中采訪活動中獲悉,地鐵新機場線今年將開工火車南站站和麓山站,2020年正式建成,建成后將實行“快慢車套跑”。
“快慢車套跑”開全國先河
“地鐵新機場線預計2020年全面建成。屆時,成都到新機場最快只需要37分鐘。”中鐵二院副總工程師張海波介紹,該線路起于火車南站,沿天府大道向南,經環球中心、世紀城、麓山大道至天府新區博覽城片區,之后沿三岔湖旅游快速路向東,經合江鎮、三岔湖至新機場。沿途共設9個站點,分別是火車南站站、錦城廣場站、世紀城站、麓山站、博覽城北站、興隆站、合江站、三岔湖站和天府機場站。其中,在火車南站站、錦城廣場站、世紀城站、麓山站、博覽城北站均可與成都地鐵1號線換乘。
“該線路是復合功能線,一條線兩種功能。”張海波表示,該線路還將開全國先河,實行“快慢車套跑”。在快車運行模式中,從火車南站到新機場,中間只停1個站,即博覽城北站,全程所用時間預計為37分鐘。在慢車運行模式中,則9個站會每站都停。開通后,列車的最高運行速度將達到每小時140公里,比目前其他線路每小時80公里快了近一倍。
“采用這種全新的運行模式,自動售檢票系統將隨之發生改變;車站也會與普通車站不一樣,因為要設置快車、慢車兩個乘車通道和空間。”張海波說。
成都規劃數條磁浮線路
建成后的地鐵新機場線是什么樣子?在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展示大廳,有兩根鋼軌,分別是普通型和靜音鋼軌。
“相比普通鋼軌,靜音鋼軌將降噪減壓。”中鐵二院產業部副部長張強表示,地鐵新機場線將使用靜音鋼軌。視覺上,靜音鋼軌與普通鋼軌相差不大。“不影響養護維修,使用壽命長。”
“目前,地鐵新機場線具體方案正在規劃中,更多新技術也規劃其中,獲批后將正式實施。”張強透露,最新型的監控管理系統被規劃在地鐵新機場線。成都磁浮項目已進入論證階段,目前規劃了數條線路,正在論證過程中。成都商報記者 葉燕
新聞鏈接
成都打造全球 軌道交通研發高地
成都軌道交通產業起步早、基礎牢,在科研教育、勘察設計、工程總包、裝備制造、運營維護等全產業鏈各領域實現了全覆蓋,行業內單位數量列全國第二,發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機遇好、市場大、底氣足。隨著“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和成都新一輪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實施,成都軌道交通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整合了軌道交通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實現全產業鏈定位,覆蓋從勘察設計、建筑施工到設備制造、運營維護、教育培訓等的全產業鏈。入駐企業實現資源和技術共享,真正實現從產業鏈到產業集群的蛻變。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3~5年內,園區將集聚300家軌道交通高科技企業,每年創造300億元產值,打造成四川省軌道交通產業創新總部和全球軌道交通的研發高地。
中鐵二院將打造成都軌道交通產業“一總部兩基地”空間布局,形成科研、設計、施工、制造、運維的全產業鏈條。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作為產業鏈的上游,將與新筑軌道交通產業新津基地,新都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園形成一個“金三角”。